梧州零距離網-西江都市報訊 8月27日,梧州市長洲區倒水鎮蓬沖村生態養殖示范點里,魚兒不時躍出水面,鴨子、小鵝在水面游動。“立體養殖發展前景好,通過立體養殖的方式,蓬沖村集體經濟正在發展壯大,帶動了貧困戶增收。”蓬沖村駐村工作隊員陳啟奮介紹說。 蓬沖村管轄15個村民小組,共572戶2202人,2015年建檔立卡貧困戶有58戶208人,貧困發生率為9.9%。2017年以前,蓬沖村集體經濟收入薄弱,如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并帶動貧困戶增收,一度讓村兩委干部十分苦惱。 2017年5月,在長洲區指導扶持下,該村黨支部盤活了村里閑置的水域,讓“死資源”變成“活資產”,通過水上養鴨鵝、水里養魚的養殖模式實現增收。經過一年多的經營,到2018年12月,蓬沖村集體收入達11.5萬元。 前段時間,蓬沖村生態養殖示范點出欄了今年第二批鴨、鵝約300只,村集體收入增加18448元。該示范點在6月份賣出了一批魚,再加上今年第一批出欄鴨、鵝的銷售所得,今年以來,蓬沖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已經達到4.6萬多元。 “魚兒吃食鴨、鵝的糞便,立體養殖的成本比較低,通過這樣的生態養殖方式,村集體經濟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陳啟奮表示,蓬沖村生態立體養殖已經走上了正軌,示范點出欄的鴨、鵝、魚銷路佳,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直接帶動貧困戶就業和增加收入。據介紹,蓬沖村生態養殖示范點聘用村里貧困戶,每月給予貧困戶工作報酬。到了年終,示范點方面還把部分收益以分紅形式派發給村里59戶貧困戶。 這是長洲區開展產業扶持、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工作縮影。今年以來,長洲區新增特色產業茶葉種植面積1200畝,新增砂糖橘種植100多畝,新增油茶600多畝。示范區、園、點的創建,促進了特色產業的發展,同時通過貧困戶土地租賃、為貧困戶提供就業,以及為貧困戶提供農產品等方式,促進了貧困戶增收。 (史秋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