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編者按:1921年10月至1922年4月,孫中山為組織北伐先后三次駐節梧州。研究孫中山在梧州的這段歷史,對我們進一步深入認識孫中山愛國主義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研究孫中山的北伐戰略思想以及其對梧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們特從《孫中山北伐與梧州》一書中摘登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和梧州市政協副主席、民革梧州市委會主委陳澄波相關的部分觀點,以饗讀者,標題為編者所加。
??? 駐節梧州促成孫中山思想轉變
??? 周鐵農
1921年10月至1922年4月,孫中山先生為組織北伐,曾三次駐節梧州。在梧州期間,孫中山先生多次召開重要的政治、軍事會議,處理政務和軍務,并召集各界知名人士商討國是,向人民群眾宣傳革命道理。
1921年11月,孫中山先生第二次來梧州時毅然做出了揮師北伐的決定,并親率北伐船隊從梧州開赴桂林,開始了“掃除中國一切政治上社會上舊染之污,而再造一莊嚴華麗之新民國”的北伐壯舉。
在梧期間,孫中山先生在思想和革命戰略上出現了重大轉折。1921年12月至1922年3月,孫中山先生多次會晤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李大釗介紹的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彼此之間交流了蘇維埃政權的組織、政治、經濟、社會和中國革命的情況,孫中山先生對列寧所首創的蘇維埃政權予以高度評價,并對蘇聯的革命路線、政治制度、經濟政策、軍事組織等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為此后不久確立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和改組中國國民黨奠定了基礎,也對孫中山先生后期的革命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孫中山駐節梧州的歷史啟示
? 陳澄波
回顧和研究孫中山這段革命歷史,重溫孫中山為梧州經濟發展提出的開發西江、修建鐵路等戰略構想,展望未來,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幾點有益的啟示和思考。
其一,必須善于利用梧州的戰略地位和區位優勢。孫中山北伐三次駐節梧州,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梧州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區位優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梧州行政區域的逐步擴大,梧州的戰略地位和區位優勢不但沒有弱化,而且越來越明顯。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為西南和華南區域經濟結合部的梧州,承東啟西的區域經濟功能將逐步增強。我們應像孫中山先生當年那樣,善于利用梧州的戰略地位和區位優勢,把握新的機遇,將梧州市經濟社會發展推上新的臺階。
其二,必須建設現代化的交通網絡。孫中山一貫主張“發展經濟、交通先行”。他在《建國方略》及1921年出巡廣西駐梧的有關演講中,對梧州的鐵路、公路、航道等交通樞紐建設和水電樞紐建設,提出了很有前瞻性的意見。從當前的實際看,與梧州接壤的廣東已成為中國南部經濟最發達、最活躍的地區,梧州作為廣西乃至大西南出海大通道最前沿的城市,其在珠江流域中的經濟戰略地位再度增強。基于此,我們更要按照孫中山當年的構想,加快現代化交通網絡建設的步伐,要通過多渠道招商引資,運用優惠政策吸引商客,要努力爭取中央的支持,把梧州建設成一個由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等組成的現代化交通樞紐城市。
其三,必須加快工業現代化的步伐。孫中山重視資源的開發利用和興辦各種實業,在廣西期間,他指出“開發財富,莫如振興各種實業”,認為“我國地大物博,無所不具,倘能推廣機器之用,則開礦治河易收成效,紡紗織布有以裕民”。孫中山關于振興各種實業,發展現代工業的見解,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對加快梧州工業發展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盡管今日梧州的經濟發展水平比孫中山北伐時代已有很大進步,但橫向比較,梧州與珠江三角洲發達地區及廣西幾個重要城市相比,仍存在著很大差距。因此,當前梧州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是加速梧州工業現代化的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