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施遠硯 通訊員 袁欣 麥好明)近日,有市民發現,市工人醫院腎內科開設了午間門診,大大方便了上班族午間就診。記者走訪發現,我市多家醫院開設午間、晚間及周末延時門診,通過“時間彈性化”服務,有效破解群眾“上班沒空看病、下班無處就醫”的就醫痛點。
今年4月,市工人醫院開設午間門診,6月份實現“一次掛號管三天”服務,患者可按需靈活就診。市人民醫院開啟了“午間+周六+假日”門診診療服務,進一步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市中醫醫院在今年十一假期過后,每周一至周六開診,定期在自媒體公布各科室醫生坐診信息,方便群眾查詢預約。該醫院個別科室為方便群眾就診,每周一、三、五晚上開設夜間門診。
走訪中,記者發現,市區各醫院陸續推行各項便民就診舉措,精準破解醫療服務供需時間矛盾,為患者提供更優質、貼心的醫療服務。不少市民為醫院“錯峰服務”“延時門診”點贊。長洲區政協委員曾金鳳指出,醫院便民就診的舉措減少了患者因看病帶來的間接社會經濟成本,是醫療服務體系向更精細化、人性化方向轉型的探索,為未來可能出現的更靈活的診療模式奠定了基礎。
相關醫療機構也借便民服務進一步深化醫療服務改革,推動資源高效利用。市紅十字會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醫院開設彈性時段門診以來,共計為6000余人提供午間、夜間(黃昏)門診服務,方便群眾就診的同時,有效分流了醫院日間門診壓力、提升了醫療資源利用率。
萬秀區政協委員衛敏建議:
便民就診措施是全市醫療機構努力提升服務質量、改善就醫體驗的生動實踐,深刻詮釋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建議醫療機構繼續優化老年人就醫體驗,全力打造“銀發護航”一站式服務,如針對獨居、高齡、失能、半失能等老人,提供陪檢、智能設備協助等服務。此外,部分老年人不懂得使用、操作智能設備,應在保留傳統服務窗口基礎上,提供電話預約、人工導診等“適老化”選項,盡可能簡化老年人就診流程,切實提升老年人群體就醫獲得感、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