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羅枚 通訊員 容麗媚)近日,記者走進位于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高新片區,在廣西睿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AI驅動的鋰電產線智能化改造”項目現場看到,機械臂精準抓取電池外殼原材料,送至自動化生產線依次完成涂負極、上涂層、裝底膜邊膜、裝正極、激光焊接等工序,整個流程可實現無人化操作。該項目改造完成后,鋰一次電池產品日產能可達7萬支。
睿奕公司深耕“新能源+智能控制”領域,以6000萬只鋰一次電池、2500萬只磁保持繼電器的年產能,成為梧州再生新材料產業鏈上的關鍵一環。
“我們的高性能鋰一次電池產品優勢在于‘超強’和‘超耐用’,并且適配智能儀表、物聯網終端需要‘一次裝配,長期工作’的高要求場景。”睿奕公司生產總監陳振華介紹道,另一款核心產品磁保持繼電器的“近零待機功耗”技術,可實現設備只在開關動作時耗電,已廣泛應用于智能電網、新能源車等領域。
產品質量足夠硬核,讓企業在新能源細分賽道站穩腳跟,訂單也源源不斷。今年1至9月,睿奕公司累計生產鋰電池4000萬支、繼電器1700萬個,當前9條生產線正加緊運轉,以滿負荷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在拓展市場的同時,睿奕公司始終高度重視產品的“綠色基因”,正積極構建從綠色制造到廢舊電池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力求以技術驅動發展,為區域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企業的穩步發展離不開試驗區的高效服務。陳振華表示,從行政審批提速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綠色工廠申報,試驗區及有關部門都給予了公司非常高效和貼心的指導,為企業紓困解難。
今年以來,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針對企業在生產要素保障、市場拓展、政策申報等方面的需求,建立問題臺賬、限時辦結,累計為企業解決用工缺口、物流成本高企等問題85件。同時,試驗區還圍繞再生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導產業舉辦招商懇談會,促進上下游企業協同合作,推動“梧州制造”抱團發展。進入四季度,試驗區繼續做好服務保障,園區企業紛紛開足馬力,在智能化生產、綠色化發展的賽道上全力沖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