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蒙敏瑩 通訊員 蔣良瓊
9月10日,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合作伙伴新聞發布會在南寧市舉行,廣西喜薈天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喜薈天成”)打造的梧州寶石作品“鑲鉆成冠”,憑借獨特的設計與精湛工藝,被選定為大會官方指定貴賓紀念品,將作為重要信物贈送給東盟各國貴賓。這是梧州寶石的高光時刻,也折射出人工智能(AI)賦能我市寶石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光芒。
梧州寶石作品“鑲鉆成冠”憑借獨特的設計與精湛工藝,被選定為大會官方指定貴賓紀念品,將作為重要信物贈送給東盟各國貴賓。梧州日報記者 陳凡 攝
“‘鑲鉆成冠’的設計靈感源于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會址——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的朱槿花廳?!毕菜C天成董事長徐永帥在采訪中介紹,作品選用“世界人工寶石之都”——梧州產出的22888顆莫桑鉆精心鑲嵌而成?!爸扉然◤d模型上鑲嵌繁星般的莫桑鉆,象征著中國與東盟各國多年合作結出的累累碩果,寓意多國攜手共創繁榮未來,共同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p>
在梧州寶石人工智能技術協同中心的展廳內,喜薈天成制作的梧州寶石作品“鑲鉆成冠”格外亮眼,其外形呈金色花朵綻放之態,線條流暢且富有張力,一顆顆莫桑鉆熠熠生輝。作品的底部是圓形金色底座,白色的盒身印有“中國—東盟博覽會”標識,整體設計展現出梧州寶石產業在創新設計和高端制造方面的卓越實力。
談及作品創作過程,徐永帥坦言挑戰重重。寶石作品“鑲鉆成冠”直徑達300毫米,比日常首飾的規格要大,既要實現一體成型一體鑲嵌,又要保證電鍍色彩均勻、寶石鑲嵌平整,傳統工藝難以滿足要求。更緊迫的是,若按傳統人工鑲嵌方式,完成22888顆寶石的鑲嵌需要半年時間。
關鍵時刻,AI技術成為破局關鍵。為確保寶石精準鑲嵌,喜薈天成的設計團隊引入視覺定位與AI全自動鑲嵌技術,大幅提升制作效率;針對大規格電鍍難題,不僅聯合實力企業定制專用電鍍池,還通過AI算法優化電鍍參數,完美解決了色彩不均問題。同時,在寶石挑選環節,梧州寶石人工智能技術協同中心的智能質檢機派上用場——高清數字影像機配合AI算法,能實時檢測莫桑鉆的顏色飽和度、切割對稱度等指標,保證了用于鑲嵌的寶石的品質。最終,設計團隊僅用兩個月就完成了作品制作,在效率與品質上實現雙重突破。
寶石作品“鑲鉆成冠”的成功,是梧州寶石產業以AI賦能轉型升級的縮影。近年來,我市聚焦科技寶石領域與時尚產業融合發展,持續推動寶石產業從傳統加工向設計、生產、銷售全鏈條升級,通過設立梧州寶石人工智能技術協同中心,引進智能切割、打磨及AI視覺檢測設備,讓產業逐步向集聚化、智能化、高端化、產業化邁進。數據顯示,借助AI技術,我市寶石原料打磨時間縮短35%,切割速度提升40%,分揀效率提高25%,人力成本降低35%,材料損耗減少20%,生產模式正加速向無人化、自動化、數字化轉型。
作為產業升級的參與者,喜薈天成通過持續應用科技創新與智能制造,生產效率和產品合格率顯著提升,運營成本大幅降低,今年產值預計增加40%。目前,該公司正加快推進人工寶石AI大模型建設,計劃將智能制造覆蓋到寶石加工全流程。
“‘鑲鉆成冠’入選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官方指定貴賓紀念品,將成為連接文化、經濟與外交的重要紐帶,為東博會增添新的光彩?!毙煊缼洷硎?,未來梧州寶石產業將繼續以AI技術為核心驅動力,進一步提升產業競爭力,持續擦亮“世界人工寶石之都”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