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羅枚 通訊員 曾燕 梁凱)5月21日,記者從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獲悉,近日,商務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海關總署等五部委聯合批復,同意以國有平臺公司梧州綜保產業服務有限公司為主體在梧州綜合保稅區內開展汽車發動機、變速箱等“兩頭在外”保稅再制造業務試點。梧州成為繼天津、上海、重慶之后全國第四個獲批該試點的城市,標志梧州綜合保稅區“保稅+”功能體系進一步完善,為全市外貿轉型升級和綠色循環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據了解,保稅再制造業務是一種外貿新業態,指以保稅方式,將來自境外或境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的,主體部分不具備設計性能但具備循環再生價值的廢舊原產品(件)作為胚料,采用專門的工藝、技術,在原有制造的基礎上進行一次新的制造,生產出達到或超過原產品(件)使用功能的成品后復運至境外,可有效推動循環經濟發展,減少對新資源的需求,有助于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經濟的實現。
近年來,我市深度融入國家再制造產業發展戰略布局,建成廣西首個自治區級再制造產業示范基地,打造了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及再生有色金屬(銅、鋁、鉛鋅、不銹鋼)產業集群,形成產業基礎扎實、技術人才集聚的發展優勢,為試點申報夯實了基礎條件。為高效推進試點申報工作,我市組建專項工作小組,明確以梧州綜合保稅區內國有平臺公司作為申報主體,積極開展摸底調研和申報工作。
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梧州獲批汽車零部件保稅再制造試點,不僅能幫助企業有效拓展海外市場,還將帶動梧州及周邊地區汽車制造和配套領域形成產業優勢,對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再制造先進產能轉移、促進傳統加工制造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全市外貿和綠色循環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梧州綜合保稅區將以此次試點批復為契機,持續優化服務機制,完善全鏈條產業配套,加速集聚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企業,著力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保稅再制造產業集群,為全市外貿轉型升級和綠色循環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能。
目前,獲批梧州綜合保稅區保稅再制造相關資質的企業正加速探索開展汽車發動機、變速箱等產品再制造業務,首批試點支撐項目——汽車自動變速箱保稅再制造項目已完成場地選址和設備調試,力爭8月前完成首單保稅再制造業務,推動該業務從“資質”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