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陳茜 董鵬 從年產值3億元的梧州茶廠高新區新生產線投產,到總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的天譽“嶺南茶倉”奠基開工,再到推廣應用精密定位、高分辨率遙感、地理信息和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的六堡茶科技創新平臺項目正緊張向自治區申報籌建…… 持續有效的產業投資,正帶動六堡茶產業發展裂變擴張;一項項產業重大項目立項申報和投產達效,正擔起六堡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轉折重任。 理念創新驅動產業升級 9月16日,梧州茶廠和梧州天譽茶業有限公司的兩個六堡茶產業重大項目,在2019桂臺(梧州)茶產業創新發展論壇暨茶葉交易會期間集中亮相,這讓許多當天參與觀摩的業內人士為之振奮。 在梧州茶廠高新區新生產線車間,梧州茶廠廠長劉澤森介紹說,渥堆發酵是六堡茶品質形成的關鍵工序,這次,茶廠投入使用的新生產線,除了有效解決現有茶葉篩分設備的分級效率低、品質無法保持一致的問題外,還實現了一次性自動完成六堡茶發酵翻堆的所有工序,年產量可以突破2000噸。 “建設重大項目的意義在于彌補六堡茶產業規模小、產能不足的短板。”劉澤森認為,通過投入使用先進生產設備提高生產效率,可以迅速擴大產業規模。同時,六堡茶精制加工的機械化、連續化、清潔化、規模化生產,更能贏得市場認可和消費者信任。 在互聯網金融、健康大數據的推動下,國內黑茶產業煥發出了新的投資商機。其中,湖南省的白沙溪大師工坊、云上茶業公司智慧茶園等項目正在演繹著茶旅文以及茶金融的深度融合。這些業界的新探索、新舉措也在激勵著我市政企互動、茶企抱團醞釀“換道超車”,努力從“跟跑”向“并跑”邁進。 在桂臺(梧州)茶葉交易會上,正在建設“嶺南茶倉”項目受到與會嘉賓的關注。梧州天譽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燕表示,“嶺南茶倉”作為我市六堡茶產業的重點項目,建成后將可以解決存茶空間和茶葉存量不足、缺乏大宗商品交易平臺、融資難的問題,建成后將是兩廣地區最大的茶葉倉儲基地(茶葉期貨交割倉庫和質押倉庫)和現代化電子商務物聯網中心。現在,項目運營人員已經著手對接有關部門,爭取將茶倉歸口商務部管理下的綜合農產品中遠期電子交易市場。 “躋身國家級電子交易市場,能夠讓更多六堡茶企業在出口產品時享受人民幣結算的便捷服務,而且完備的出入倉數據能夠為產品品質作擔保,對提升公共品牌貢獻巨大。”吳燕向記者自信地說。 嚴守質量打造百億元產值 2016年以來,我市以茶為媒深入學習桂臺兩地深化農業產業合作的新思路、新理念,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六堡茶產品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競爭力,打響梧州六堡茶公共品牌。 “目前,八成以上的六堡茶生產企業、合作社按照產業標準化體系進行生產加工,有效地保證了六堡茶產品的質量。”市茶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馬士成說,梧州六堡茶產業已經形成了國家標準、廣西地方標準、出口標準、梧州市地方規程、企業標準等系列標準體系,為當前集中實施產業重大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據統計,2018年至今,我市共籌備、動工、竣工六堡茶產業重點項目22項,總投資逾20億元,動工率超過八成,部分項目在近期已陸續投產。這些重大項目領域涵蓋標準化茶園建設、茶樹種質資源研究、六堡茶標準及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茶倉、六堡茶科技創新平臺、六堡茶品牌培育、重大科技專項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重大項目為正在籌備開展的六堡茶“雙倍增”科技創新與產業化示范項目,這個項目,將聚焦六堡茶品種選育、高效栽培技術研究、發酵機理研究、保健機理研究、深加工等。 馬士成還介紹,為推動六堡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實現百億元茶產業發展目標,我市在實施產業重大項目的同時,還出臺落實“三提升一保障”舉措,即建設標準化茶園,目標到2021年全市茶園面積提升超13萬畝,六堡茶產量超2.5萬噸;加快打造廣西黑茶(六堡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升級成為廣西首家“國家質檢中心”,推動廣西六堡茶種質創新與綜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升級成為國地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加強“梧州六堡茶”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申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打造“茶船古道”文化品牌;地方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保障資金支持六堡茶產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