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西江都市報記者 蒙敏瑩 通訊員 冼祎玲 潯江梧州市區段上游,安平河由北向南與潯江垂直相交,蒼梧縣嶺腳鎮福傳村就坐落在這個交匯點上。今年以來,福傳村積極建設村內沿岸景觀、做好綠化文章,深入挖掘村史文化、用“鄉愁”帶動旅游發展,為打造嶺腳鎮鄉村振興建設示范點奠定基礎。 
蒼梧縣嶺腳鎮福傳村依山傍水,村委在村里的池塘邊修建道路和親水平臺,沿岸種植600株櫻花,進一步提升了村容村貌。 記者 楊揚 攝 提升村容村貌 夏日,在福傳村內,翠綠茂密的綠樹下是干凈整潔的小道,清澈的河水繞村而行,河兩岸的護岸已經建成,這是福傳村今年著力改善村內環境的成效。 “要把村里的經濟發展起來,首先要把村里的環境搞好,讓村民有發展產業的信心。”福傳村黨支部書記陳慶堅表示,今年,福傳村通過開展“三清三拆”工作,整治農村生活環境。村里的村干、村小組組長、黨員都行動起來,逐一清理村內衛生死角。 福傳村更干凈整潔了,村民也盼著能建立起環境衛生長效保潔機制。于是,福傳村村委發動村民每人每月繳納2元保潔費,集體聘請兩名村民擔任保潔員,負責每天的清掃工作,并制訂垃圾清運制度。 除了改善村內衛生環境,福傳村還在村內陸續增種綠化樹、景觀樹。“今年年初,我們在村里孖寶湖沿岸種植600棵櫻花樹苗,以及一些小葉欖觀景樹。目前,全村共有2000多株綠化樹。”陳慶堅說,接下來村里還將繼續種下一批桃樹,讓村內形成一道“花紅柳綠”的靚麗景觀。
豐富旅游元素 結合福傳村的地理位置及自然資源等優勢,今年以來,嶺腳鎮將福傳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建設的示范點,在村內規劃建設游客中心、農業采摘觀光園、樹木科普基地、婚紗拍攝基地、露營基地、水上樂園,以多種旅游娛樂體驗吸引游客。 “接下來,我們將對福傳村孟陵自然村的歷史文化進行發掘,發展文旅融合產業。”福傳村的包村干部宋喬生介紹,早在西漢時期,孟陵就作為縣治所在地,直至宋代,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沿革,歷史底蘊深厚。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是福傳村吸引游客觀光的有利資源,也可以融入特色農產品開發,成為讓游客帶走的“手信”。 宋喬生說,福傳村的傳統產業是種桑養蠶,可是過往的農戶只看重生產銷售,導致產業規模逐漸萎縮。未來,福傳村在開發好旅游資源的同時,還將創新種桑養蠶產業發展,通過與外地一些優秀企業合作,把原材料蠶絲加工成具有商品價值的蠶絲產品,作為特產推廣銷售,讓福傳村的千畝桑園走出致富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