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8日下午,黃振杰正在為患者做康復治療。蒙敏瑩/攝
?????西江都市報記者 蒙敏瑩 通訊員 張秀麗 韋曉燕
????“能為患者緩解疼痛是一個很大的成就。”這是萬秀區東興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師黃振杰行醫所堅信的信念。工作中,他用自己的耐心、細心和愛心對待每一位患者,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盡力為患者解決或減輕痛苦。
????細心對待每一位病人
????2013年從學校畢業后,黃振杰就來到梧州市婦幼保健院中醫理療門診工作。后來,他又兼任萬秀區東興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師,主要工作是治療各類痛癥,以及慢性疾病的康復。
????黃振杰表示,自己最初選擇學醫主要是受做牙醫的姑媽影響。“以前,看到姑媽能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家人解決一些小病小痛,自己也希望可以學到一些醫學知識,能更好地照顧家人。”黃振杰說。然而,隨著對醫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越來越深,黃振杰的想法也開始發生轉變,除了照顧家人,他還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能力幫助更多的人,讓深受病痛折磨的人們消除或減輕痛苦。
????帶著這個想法,從學校畢業后的黃振杰投入到緊張忙碌的工作中,用心照顧每一位患者。黃振杰所接觸的患者,大多有慢性疾病,這些患者都是需要反復到醫院進行康復治療,一來二往,許多患者與他熟絡起來,也愿意在治療時和他嘮嘮家常。
????黃振杰的體貼與關懷,讓他的工作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市民李阿姨表示,自己患有頸椎病,需要經常到醫院做康復治療,主要是由黃醫生負責。每每看到仍有許多人在等待著黃振杰接診時,李阿姨都覺得不好意思再增加他的工作量。“盡管每天要治療的患者都比較多,但黃醫生對待每一位病人都很細心。”李阿姨說道。
????“舉手之勞”溫暖他人
????“黃醫生工作兢兢業業,為人踏實細心,他的一些‘舉手之勞’往往讓患者感到溫暖。”黃振杰的同事鄭春華醫師如是說。
????對此,張女士深有體會。近期,張女士扭傷腰部,需要到醫院接受針灸按摩治療。張女士說:“我本來就害怕醫院的氛圍,而在等待治療的過程中,看著進進出出的病人,自己就更加緊張了,不由地想象著治療時的痛苦。”
????然而,在接受黃振杰的治療過程中,張女士想象中的情況似乎并沒有出現。期間,黃振杰像熟人一樣和張女士聊天,以分散她的注意力。考慮到正值冬季,許多做康復治療的患者在治療時都不能動,黃振杰還不停地詢問她是否需要開暖氣、打開的窗戶是否需要關上等等。而最令張女士感到貼心的是,黃振杰出入的時候,總會順手把門帶上,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即保護了患者的隱私,也讓他們避免了不必要的尷尬。
????對于他人稱贊自己細心,黃振杰卻覺得這是自己理應做到的事情。“醫生在為病人治病時,也要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二者兼顧才有助于病情的康復。”黃振杰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