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干部‘走讀’措施落實得好,清寂了多年的鎮政府院子如今又開始熱鬧起來了。”近日,筆者在藤縣濛江鎮采訪時,在鎮政府院子居住了十多年的退休干部韋彩權高興地說。
????韋彩權曾在濛江鎮司法所工作十多年,一家人也一直居住在鎮政府院子里。“以前鎮里的干部職工都住在院子里,下班后大人打球小孩玩耍嬉鬧,院子里可熱鬧了。”韋彩權說。自己身在其中的工作和生活情景,他一直沒有忘記。
????濛江鎮距縣城20多公里,隨著藤縣至太平二級公路建成,越來越多的鎮機關干部到縣城安家,早出晚歸的“走讀”現象悄然興起。“一下班就人去樓空,整個院子里只有我們幾戶人家。”韋彩權搖了搖頭說,“而且碰到有突發事件,干部沒辦法及時到位。群眾有急事要事要辦不能及時辦理,經常聽到有人發政府的牢騷。”
????“現在好了,周一至周五領導干部都住在政府院子里,大家都靜下心來為群眾辦事,群眾埋怨少了,點贊的多了,這變化挺大的。”說到這里,韋彩權也用起了時髦的網絡語言。
????據了解,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藤縣就下大力氣糾正干部“走讀”現象。縣委、縣政府出臺相關規定,推行領導干部住夜制度,要求縣、鄉鎮領導干部每周在工作地工作、住宿的時間不得少于五天四夜,駐村工作不少于一天。同時,領導干部要定期到聯系的鄉鎮、村指導工作,到基層廣泛開展體察民情、了解民意和民情夜訪等活動。
????制度出臺加上督查舉措,領導干部在執行落實上有了約束,也逐漸提高了自覺性。據藤縣紀檢監察部門抽查,工作日而沒有上級的會議、活動時,鄉鎮干部都住在工作地。而且,不再早出晚歸“走讀”后,干部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和精力更多了,群眾辦事也不用總掐著上班時間,方便之中自然給予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