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貽澤 通訊員 覃波) “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我們建設一個填埋場對垃圾進行集中處理,以后村里的垃圾就不用扔到河里了,村里的環境衛生將會變得越來越好。”岑溪市水汶鎮嚴垌村黨支部書記陳炳然說。
嚴垌村是水汶鎮最邊遠的山村之一,從鎮區到村要繞行廣東省信宜市朱砂鎮。在開展“清潔鄉村”活動中,該村通過自籌和政府補助資金,建設一個1400多平方米的垃圾填埋場,目前正在施工中,預計年底可投入使用。
嚴垌村的這項探索,在農村環境長效管理中有著示范意義。在深化推進“清潔鄉村”活動中,岑溪市從實際出發,探索出“村收鎮運市處理”、“村收鎮運鎮處理”、“村收村運村處理”三種生活垃圾處理模式,現已在各鎮、村廣泛推行。與此相應,該市已落實專款1600多萬元,用于生活垃圾處理設備設施配套和人員配備。
在推進垃圾收集處理的同時,岑溪市還重獎懲、強督查,明確各鎮、各單位的活動范圍、任務、時間和標準,落實責任主體和工作分工。環境整治成效明顯的村,在產業扶持、“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等領域可獲得傾斜,而在限定時間內沒有完成整治任務的村,相關責任主體將被共同問責。同時,該市還組織各鎮開展交叉互查,內容包括宣傳發動、工作隊選派、資金籌措及使用、重點區域推進、長效機制建設和突出問題整改等,并現場檢查鎮區、公路沿線和示范村的環境衛生狀況。
在督查、獎懲的約束和激勵下,各鎮、村更加重視長效措施的落實。目前,該市14個鎮每鎮均建立示范點4個以上,282個村(社區)制定了村規民約,每個村(社區)均配備一輛專用垃圾運輸車、建設三個垃圾池,每300人或50戶配備一名保潔員,并普遍實行村(社區)監督、駐村(社區)隊伍幫查、督查小組督查三級督查辦法。
今年8月份,糯垌鎮完善了本級的督查制度,對成績突出的村和鎮直單位實行月獎勵和年嘉獎,月度排名前三位的分別給予獎勵,而對連續兩次排名后三名,或者被上級點名批評的村、鎮直單位,則直接追究主要領導責任。在該鎮新制度實施的首輪檢查中,塘坪村領到了400元獎金。“我們在評比中獲得第一名,這些獎金將用于添置清潔工具和獎勵保潔員。”村黨支部書記歐勇昌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