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相制約????茶園建設仍滯后
????毛茶原料供應跟不上生產加工需求是目前橫在六堡茶產業發展之路的攔路虎,而原料供應不足的直接原因就是茶園發展滯后,再深究下去,種植技術低下、管理粗放,又是茶園發展跟不上產業快速發展步伐的誘因。
????“生產決定消費,而原料又影響生產。目前,梧州的茶樹種植和茶園管理離標準化還有很大一段距離,集中表現為優質原種苗短缺、茶農技術薄弱、茶園管理方式粗放、種植繁育效益不高。”梧州茶廠黨委書記何志強認為,作為整個茶葉產業鏈中的第一個環節,技術和管理上的不足造成了梧州六堡茶茶樹種植的落后,這是梧州六堡茶毛茶原料無法本地自給的直接原因。
????茶葉種植生產適應性非常強,而要生產加工出優良的茶葉產品,就必須做好茶葉品種的選擇和培育。據了解,茶樹種苗繁殖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大類。有性繁殖,即采取成熟茶籽直接播種,通過發芽產生種苗。由于有性繁殖不能保持良種的優良性狀,因此在許多茶葉產區很早就被無性繁殖方法所代替。目前,短穗扦插育苗技術已成為最常見的無性繁殖方式,它具有繁殖系數高、保持良種性狀,能提高茶苗的成活率,加速良種的推廣。
????2005年底,梧州市農業局通過招商引資,先后引進了蒼梧六堡茶業有限公司和福建茶苗培育的老板,他們在六堡鎮和旺甫鎮學垌村建立了六堡茶繁育基地50多畝,第一次實現了六堡茶種苗的短穗扦插繁殖。
????然而,目前全市茶樹種苗扦插繁殖率并不高,業內人士估計,目前,全市種苗扦插繁殖率不到30%,大部分茶園的苗木仍主要依靠種子進行繁育,且品種混雜,這使得毛茶質量和產量一直上不去,不僅不利于茶葉質量的提升和高檔茶葉的生產,也阻礙了六堡茶大規模的推廣種植。
????連片集中種植是六堡茶走產業化、集約化和規?;谋亟浿?,因為統一規劃的連片集中種植不僅能減少勞動力的耗損,提高勞動效率,還為機械化耕種以及搞茶園觀光提供了可能,能大大提高綜合效益。然而,梧州目前的茶園種植基本還處于“小、散、弱”的初級階段,規?;潭炔⒉桓?。在六堡茶核心原產地六堡鎮,盡管全鎮50%以上的農戶都種植了茶葉,但種植面積較小且分散,1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只有80來戶,連片50畝以上的茶園(含專業合作社所屬茶園)也不到20處。究其原因,自從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后,田、土、嶺等土地都分散到了農戶手中,不便于連片集中開發。
????勞動力不足所造成的茶園管理粗放也影響了六堡茶種植規模化問題的解決。茶葉產業一直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無論是老茶園的改造,還是新茶園的開發,無論是日常性管理,還是季節性采摘,都需要大量的勞動投入。然而,梧州又是一個典型的勞務輸出市,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向外轉移,使得六堡茶產業發展所需的勞動力得不到保障。在六堡鎮,不少茶園為上世紀的老式茶園,由于青壯年勞動力的外出,這些茶園基本處于無專人護理的狀態,任其自然生長,這使得茶園種植密度稀疏、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茶園水利化程度低等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
????“茶樹的種植是一項很需要付出心血的工作,必須要講究科學、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才能有好收成?!惫S深告訴記者,近幾年來,我市六堡茶年畝產量一直維持在10~15公斤之間,低于廣東、福建、湖南等全國主要茶葉生產區以及全國的30公斤/畝平均水平,加大力度掃除茶園建設發展路上的各種障礙,以提高茶葉產量和質量在目前顯得尤為迫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