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古箏元素融入流行歌曲
器樂專場選手:陳君銘
參賽收獲:“這次比賽由于碰上中考,準備不充分,而且在感情的表達上抓得還不夠準確,能進入決賽覺得很幸運。以后會吸取這次的教訓,好好備戰,克服客觀因素的影響,因為我認為,在不同環境和情況下都能沉著應戰的才是最佳選手。”
在器樂專場決賽中,她以一曲風格獨特、感染力強的古箏彈奏《雪山春曉》進入大眾視野,因外形青春靚麗成為當晚絕大部分攝影愛好者鏡頭中的“最佳女主角”。她就是陳君銘,盡管最后以0.01分的差距無緣器樂專場6強,但其在古箏彈奏中深情投入的樣子,讓不少觀眾至今難忘。
活潑女孩學古箏憑“直覺”
也許是多年彈奏古箏的關系,陳君銘給人的第一印象,文靜內斂,但她卻對此不以為然,“我性格很活潑外向的,你讓我三分鐘內坐定不笑都很難。”記者愕然,原來彈奏古箏時的陳君銘與她平日里的樣子截然不同,她喜歡交朋友,喜歡戶外活動,“小時候太皮了,媽媽就是為了要我老實呆著,所以才讓我去學樂器。”陳君銘不好意思地說道。
15歲的陳君銘剛經歷完中考,成績不俗的她如愿進了廣西藝術學院梧州培訓基地學習。說起古箏,陳君銘并沒有像其他選手一樣,表現出興奮的神色。原來一開始,她學的是小提琴,覺得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放棄了。后來她打算學彈鋼琴,到了琴行一問,班次不對,也只能作罷。就在那時,她在琴行的角落里發現了古箏,“看到它的第一眼,我就決定學古箏了。”如今提到當初選擇古箏的原因,陳君銘只用了兩個字概括:“直覺”。
正是這第一眼的“直覺”,她堅持了六年。本性活潑好動的她,練習古箏的時間一長,就會覺得枯燥無味,特別是考級前的階段,一練就是一整天,讓她叫苦連連。直至后來,憑借著對古箏的熟悉,陳君銘在不少流行歌曲中找到古箏的痕跡,她發現,原來古箏也能與流行元素結合在一起,并產生奇妙的效果,這才將自己真正融入到古箏的彈奏練習中。
媽媽作情感指導
采訪中,陳君銘多次提到她的媽媽,記者不禁好奇問道:“媽媽在你學習古箏的過程中扮演著怎樣一個角色?”她回答道,每一次到琴行學古箏,媽媽都會陪伴左右,時間一長,便成了名副其實的業余指導老師。平常在家里練習,媽媽能夠輕易地聽出她哪里彈錯了。后來更成了她專屬的感情指導,因為年紀還小,無法參透許多曲目中所表達的情感,每當此時,媽媽便會給她講解其中的故事以醞釀感情。正是媽媽的耐心與支持,才有“夢想飛翔”舞臺上那個以感情投入彈奏而引人注目的陳君銘。雖然離開了“夢想飛翔”的舞臺,但她并不氣餒:“能在高手云集的比賽中走到決賽已經覺得不容易,爭取下次能有更好的表現。”
正值青春年華的她早已有了自己的夢想,不單單彈奏古箏,她還在努力學習鋼琴和聲樂,希望能在將來開一場個人演唱會,在她身后,有專業的樂團為其伴奏,臺上的她自信從容,為觀眾盡情歌唱。她更希望能到中央藝術學院學習,那里會成為她夢想起飛的地方。為此,她正在努力,中考完的假期,她并沒有用來放松游樂,而是催促鋼琴老師給她多上課,還借來高一的書本預習功課,“先人一步,獲得成功的機會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