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10年3月31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劉寧介紹當前抗旱工作情況,并答記者問。
中央電視臺記者:有一個問題請問劉部長,您提到了一些采取的抗旱措施,我也非常關注,可以說當前已經進入了一個抗旱的關鍵時期,國家防總和各級政府究竟采取了哪些具體的措施,取得了哪些抗旱成效。在關注旱情的同時,我們也想請國家防總介紹一下當前北方凌汛情況?
劉寧:自從旱情的現象出現以后,我們主要是采取了六大措施:一是加密會商,及時研判,及時啟動應急響應。早在去年的入秋西南旱情露頭,我們就發出了預警通知,加強預測預報,采取了一些相應措施。隨著旱情的不斷發展,我們啟動了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加密了會商的頻次,無論是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防總總指揮回良玉同志,還有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陳雷同志都多次組織有關方面進行會商、研判、部署安排工作。
第二,加強了指導,深入到旱區協助抗旱工作。剛才我提到了,我們派出了33個工作組,深入到田間地頭,了解旱情的發展形勢,協助地方結合實際,制定相應的預案,幫助地方抗旱救災。
第三,采取了多種措施,確保人飲安全。比如我們新建設了調水工程4307處,安排建設了2萬多公里長的飲水管道,打了1.8萬眼井,緊急購置了7615輛運水車,緊急調水6000多萬立方米,保證人飲安全,為老百姓送了950萬方的水。我們分析研判,因為旱災引起的人飲安全問題,主要在山區和半山區,這兩個地方占了75%。同時考慮到在5月20日以后才有可能發生有效的降雨,才能有效緩解災情、旱情,因此我們要求地方制定了具體的應對方案,要倒排用水計劃,加強用水的管理,利用水庫調水工程送水和拉水,還有深打井等等措施,確保西南五省旱區的1939萬人的飲水安全。截止到30號的統計,旱區地方各級政府組織有關方面投入了2526萬個勞力,114萬多套設備,通過科學抗旱、有效組織,確保了人飲的安全。
第四,開展對口扶助,組織有關省市和有關方面進行積極支援。我們剛才提到水利部組織了10個省市區水利部門進行相應的對口扶助,到昨天為止已經有600萬元資金,36輛拉水的車,還有180多套機電設備等都到了旱區。同時也組織了水利部所屬的7個流域機構和相關的設計院,派出了技術人員進行找水打井,同時也組織了50多套的勘探設備、打井設備。目前在旱區水利方面人員有1萬多人,幫助找水和打井,我剛才提到140多個人主要是技術人員。當地政府也組織一些單位,以縣為單位對村進行扶助和公辦民助的支持。
第五,加大投入,支持地方抗旱減災。剛才提到,我們協同發改委、財政部下達了63.63億的資金。這些資金主要用于三個方面:一是人飲解困;二是灌區改造;三是農村水利建設的試點縣有農村小農水建設的。這三方面資金已盡早下達和下撥。另外,財政部及時安排1.55億抗旱的補助經費。同時最近又安排了8億元綜合抗旱的經費,這些都已經全部安排下達。
第六,密切合作,有關各個方面加強合合力抗旱,防總成員各單位都加強了本單位的抗旱力度。比如解放軍武警部隊派出了26萬人支持抗旱區的抗旱工作,全力幫助打井找水。還有國土資源部也派出隊伍到當地找水打井,有關的部委,像衛生部進行了水質、飲用水的現場檢測,氣象部門加強了預測預報等等,形成了強大的合力,甚至包括國家防總成員單位之外的一些部門,都給予了大力的支持。我想通過這么多部門通力合作,抗旱的力量非常強大,一定能夠應對現在的西南旱災。社會上一些單位和部門,還有很多的人士自愿捐款捐物,獻出了很多愛心,積極地支持旱區老百姓度過難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