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辟臨時市場
據了解,在大東下路步行街只有一個大東市場,始建于十多年前的大東市場,如今已發展成為萬秀區擁有190戶經營戶的較大的農貿市場,在滿足河東片人民菜籃子,以及擴大就業、拉動內需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自從2009年3月份孔廟里市場搬離以來,有88戶經營戶分流到大東市場、體育里及周邊地方,使大東市場、體育里的安置壓力大增,并使由此引發出來的秩序衛生問題日益凸現:一些攤販不僅占道經營影響交通安全,還污染環境影響居民日常生活;部分攤販還經常坑蒙拐騙,擾亂正常的經濟秩序。
對于這一問題的解決,記者從梧州市城鄉清潔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2009年7月21日,該辦公室就發布通告稱,從當日開始,委托梧州市市場建設管理中心對體育里街道及臨街攤(鋪)位進行管理,管理范圍從阜民路與體育里交叉處小巷起至大東下路與體育里交叉處止(公安局萬秀分局正門北側至大東市場北門入口處)。為此,市場建設管理中心對委托管理范圍內攤位統一進行劃行歸市、定點經營,專人保潔、專人管理并收取相關費用,營業時間從早上7時至晚上8時。請各臨街攤(鋪)位業主配合做好相關工作,按線擺賣,做好“攤前三包”,共同維護該路段的正常秩序。對違反市場管理有關規定的“五亂”行為,將按照相關規定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處罰。

? 雖然把體育里開辟為臨時的農貿市場,但依舊無法解決大東下路流動攤販隨街亂擺賣的老大難問題。陳貽澤/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