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幾艘空載船舶進入長洲水利樞紐船閘。由于西江水位持續下降,市政府啟動長洲水利樞紐通航應急聯動預案Ⅱ級響應,規定凡航經長洲船閘的船舶,最大吃水深度不得超過1.8米。 李煜榮 攝
梧州日報訊 由于西江水位持續下降,市政府10月10日發出通知,啟動長洲水利樞紐通航應急聯動預案Ⅱ級響應。通知規定,凡航經長洲船閘的船舶,要嚴格執行航道部門公布的水深進行合理配載,最大吃水深度不得超過1.8米。
據了解,目前珠江流域旱情嚴重,江河來水持續減少,上游水庫蓄水日趨減少。9月上旬以來特別是從9月30日起,西江流域來水量銳減,長洲水利樞紐壩下至界首河段水位低于設計最低水位,致使大量超過航道實際水深配載的船舶無法通航而被迫滯留壩上。據預測,10月份西江流域降雨及江河來水將較常年減少60%左右,對航運的影響將進一步加大。
在流域來水量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珠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發出水量調度通知,要求長洲水利樞紐壩上水位維持在20.6米。同時,廣西電網要求長洲水利樞紐承擔國慶期間保供電頂用電高峰的任務。長洲水電公司迅速將情況通報航道、海事、港航管理部門,召開聯席會議加強溝通協調,盡量減少船舶滯航。至10月5日,樞紐上游水位降至19.73米,根據上級的“保發電、保通航”要求,四個部門啟動應急方案,對航經長洲船閘的船舶實施臨時管制措施。至10月10日,長洲水利樞紐庫區水位為20.02米,而庫區下游水位僅有4.42米。庫區上游滯航船舶為561艘,下游滯航船舶118艘。
昨天,記者在長洲水利樞紐船閘控制室看到,工作人員密切監視著每一艘過往船舶,確定其吃水深度。由于航道、海事、港航管理部門和長洲公司再次發出實施船閘通航臨時管制措施的通告,不少超限配載的船舶不敢貿然開行。長洲公司有關負責人說,長洲水利樞紐已采取倒空閘放行上航空載船方式,盡量減少船舶滯航。同時,該公司加強了壩址上下游船舶的現場管理,挑選滿足水深的船舶通行,并把船舶滯航信息及時通報給航道、海事和港航管理部門,共同加強調度。另外,由于來水量持續減少,長洲水利樞紐的發電運行也受到極大影響,日發電量僅有350多萬千瓦時,約為9月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不過,他們始終按照珠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通知要求,保通航為先,減少過往船舶滯航。
另據介紹,對長洲水利樞紐近期的平均出庫流量控制,珠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已制定調度方案,其中,10月13日至16日為1200立方米每秒,17日至20日為1800立方米每秒,21日至22日為1400立方米每秒,23日至24日為1800立方米每秒,25日至31日為1400立方米每秒。有關部門提醒沿江單位、船主,由于近段時間水位波動較大,下游漂浮設施在深水區靠泊時要加強值班,防止出現擱淺現象。 |